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,邯郸市东南20公里处,境域面积480平方公里,其历史源远流长,底蕴深厚.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就建立了乾侯政权,“乾侯邑”成为中国古代最早发达的城镇之一 。当时,此地因位于黄河故道,水常干涸,故得名“乾侯”. 春秋末,周敬王二十九年(前495年)以后,成安为晋地,战国时期则处于魏赵边界地带,大部分属魏,西部小部分属赵.
秦朝时,成安属邯郸郡地。西汉初为斥丘懿侯封地,不久改置斥丘县,属冀州魏郡,历经王莽新朝、东汉,均保留斥丘县名,且均属冀州魏郡. 三国时期,成安入魏国,仍为斥丘县,属冀州魏郡,后改司州魏郡,两晋时期未变. 南北朝北魏时,斥丘县属相州魏郡,东魏天平初(534年)并入临漳县,北齐天保年间(550年-559年)复置县,并更名成安,属司州清都尹.
隋时,成安县仍名成安,属相州。唐初属河北道磁州,贞观初改属相州,天佑二年复名斥丘县,三年改属魏州,五代后唐又复改斥丘县为成安县,仍属魏州. 北宋熙宁六年,洹水县降为洹水镇并入成安县,属河北东路大名府. 金初,成安县洹水镇划归魏县,成安县改属河北西路洺州. 蒙古至元二年,成安县并入滏阳县,后复置,属广平路磁州. 明朝洪武初,撤成安县,四年复置,属直隶广平府,崇祯十七年,知县郭维垣改成安县为漳安县,清朝又恢复成安县名,属直隶广平府.
民国二年废府,成安县三年属直隶省大名道,十七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并废道后,成安县直属河北省. 抗日战争时期,县境内并立两个政权,1938年4月成立成安县抗日民主政府,先后属冀南区二专区、一专区、三专区,1939年初成立的日伪县政府,辖地仍属伪河北省冀南道. 1945年11月,成安县与磁东县合并为成磁县,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三专区,1949年10月,成磁县改称成安县,属河北省邯郸专区. 此后,成安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,1993年7月,邯郸地市合并为邯郸市,成安县归属邯郸市管辖.
成安县不仅历史悠久,还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,如1937年的“成安惨案”,侵华日军血洗成安县城,制造了震惊华北的大屠杀,充分暴露了日军的残暴本性,也激发了成安人民的抗日斗志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