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:“大同黄花”与 “恒山黄芪”
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公示名单
按照《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》《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》的有关要求。日前,由农业农村部部署,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,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发布“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”公示名单公布,共涵盖粮油、畜禽、水产、果蔬、中药材、食用菌、茶叶、林特和其他等类别共539个品牌入选,其中,大同黄花、恒山黄芪成功入列蔬菜和中药材公示名单。
作为全国黄花的重要主产区之一,大同市委、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紧扣“小黄花大产业”主题,多措并举擦亮“中国黄花之都”这一名片,创建了大同黄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,在全国率先制定黄花标准体系,发布《2024年大同市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,持续推动黄花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扩张、产业化运作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和三产融合发展,深化“政府+协会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五位一体打造“大同黄花”区域公用品牌,强化资金保障、奖励扶持、金融保险等支持举措,建设全国黄花产业发展引领区,走出了一条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。2024年,大同市黄花采摘面积稳定在13.89万亩,黄花产量达到2.72亿斤,比2023年增长8.6%,并开发出六大系列130余种黄花产品,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40亿元。
黄芪作为大同市特色产业之一,近年来,大同市依托独特的道地资源和生态优势,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,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黄芪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围绕历史传承厚重、就业富民作用突出、市场需求广、产业集聚度高、龙头带动效应明显、产品特色突出、公共服务完善、发展环境良好八方面优势,做强黄芪产业,全力推动恒山黄芪专业镇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大同市黄芪种植面积达37万亩,培育企业、合作社等市场主体333家,年采收量达1万吨,开发系列产品70余种,全产业链年产值达8.5亿元,全面提升恒山黄芪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,让黄芪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