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述山西大同个性底色与人文魅力
新一季“500个家乡”首篇作品《大同不争》引发好评如潮
新年伊始,新春将至,一部名为《大同不争》的短视频作品引爆朋友圈,作为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快手联合出品的新一季“500个家乡”系列短片的首篇,甫一推出,就引发关注热潮,激起热烈反响,赢得好评爆棚。在时长近6分钟的视频中,出生在大同的国家一级演员李琦作为主讲人,娓娓道来。片中展现出的大同城市精神气质不仅引发了大同人的强烈心理共鸣,也获得全国各地观众的高度首肯。“大同不争”已然成为年度热词之一。
据了解,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快手联合出品的新一季“500个家乡”,由李琦、大冰、张雪峰等讲述“500个家乡”。《大同不争》作为第一篇强力推出,既体现了主创团队对大同的认可与重视,也彰显了大同内在的底蕴与魅力。片中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李琦为主讲人,挖掘大同的精神底色,讲述大同人在生活中的从容与恬淡,以及大同人“不争”的个性底色所带来的城市与人文魅力。伴随着充满电影艺术质感的镜头,李琦充满深情地讲述:“敢争大赢大输,不争小名小利,只争大是大非,不争一时得失,做,只做最好的,争,值得争的,所以,他叫中国大同。”“那些中国最早的、最大的,史上最完整的,笑得最好看的,只在大同,没有平替。”“你身边一定也有个像大同这样的人,嘴笨、寡言、不会争,但他总能把事做得很好,不作声,但活得掷地有声。”让无数大同人为之自豪、共鸣,让全国各地观众为之感怀、触动。
记者在各大平台推送的视频评论区看到,众多观众对作品无论是艺术观感还是内容内涵均给予高度评价。“每一帧都是情怀,每个词都是大同”“良苦的文案,用心的剪辑,让人感动”“开年最精彩的城市宣传片,无论是文案、视角,还是精气神”“来过大同,深切感受那里的大不相同,大同争大义,不争小利,煤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“大同,不争,体现中国人的理想与智慧”……
目前,《大同不争》视频作品继续由各大网络平台火热推送,其关注热度仍在持续飙升。
——访新一季“500个家乡”首篇作品《大同不争》主创团队
1月15日,宛如寒冬里的一股热流,很多人被手机里的一个短视频——《大同不争》击中内心,“你身边一定也有个像大同一样的人,嘴笨、寡言、不会争,但他总能把事做得很好,不作声,但活得掷地有声……”近6分钟的作品,厚重的画面、精彩的文案、深情的讲述,让大同人情怀与共,让全国观众触动感动。记者电话采访了主创团队成员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冯子雄,听他讲述该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间的情感与故事。
据了解,《大同不争》为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快手联合出品的新一季“500个家乡”作品首篇,其主创人员为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冯子雄、于卫亚、焦旭锋,快手团队贺昊勋、裴雪珂、黄迪、孙夏、吕耀。冯子雄介绍说,“500个家乡”系列一直关注着的中国广大中线城市,它们是“被忽略的大多数”,虽然没有像大城市那样的瞩目,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份中国精神气质。创作团队通过海量内容,看见了为祖国建设默默奉献的大同,更爱上了慷慨做事的大同人。所以,2025年伊始,他们把目光聚焦到晋北大地的大同。
谈及创作思路,冯子雄说,流量和人潮退去后,我们想静下来讲讲大同的故事,把大同以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形式带到更多人面前,让更多人能对大同有更深刻的了解,区别于普通文旅宣传片的了解。要深刻了解一座城市,首先要深刻了解这里的人。因此,创作团队走进大同,对当地刀削面师傅、文物修复师、中小学教师、晋剧演员等许多大同人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访谈。通过访谈,深刻了解大同各圈层人群心中的大同人与大同精神。最终从数万字的采访资料中,他们看到了一个看似笨拙寡言,但始终慷慨做事的大同,由此提炼出“大同不争”这一精神气质。
创作团队一致认为,探究其背后,大同不争,不是因为不敢争,不是因为争不了,而是因为大同心里有底,大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资源,慷慨奉献,也令人惊艳;大同不争,是因为大同一直在争,大同在这晋北大地世世代代争了几千年,见惯了兵戈,也见多了菩萨。大同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,敢争大赢大输,不争小名小利;只争大是大非,不争一时得失——是为《大同不争》。
在选择主讲人时,主创团队找到了出生在大同的国家一级演员李琦,他不仅演技精湛,且对大同有着深厚的感情,他憨厚倔强的形象与大同的精神气质非常吻合,由李琦来演绎《大同不争》,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。而李琦在片中的表现也着实与大同的个性底色高度匹配。
冯子雄代表创作团队表示,短片上线后,收获了来自各方的肯定,借助《大同不争》短视频,他们希望一直慷慨沉默做事的大同被更多人看见,也希望在大同或是其他地方,那些像大同一样不会争但慷慨做事的人得到更多的认可,活得掷地有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