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耀彭城 | 一场关于中医温度的公益之约
九月的彭城,秋意渐染街巷,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的楼宇间却涌动着别样的热忱。一场以“弘扬中医文化,推动浮针医学发展”为名的公益培训,正为这座城市的医者们,铺开一幅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画卷。
当指针迈向9月20日下午两点,30名区内外的学员早已在会议室就坐等待。白大褂的身影间,有深耕临床多年的医师,有专注疼痛康复的医者,也有怀揣求知心的医学研究生——他们因对中医传统疗法的热爱相聚,目光里满是对“浮针”这门技艺的期待。
资深专家的讲解,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。从浮针的起源简介,到“针入痛消”的原理剖析,再到临床应用的实例分享,每一句都紧扣医者的实际需求。当演示环节开启,纤细的浮针在专家手中精准操作,曾经困扰患者的急性腰扭伤、腰肌劳损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问题,仿佛有了清晰的解决路径。答疑时的细致回应,实操时的耐心指导,更让这场培训少了距离感,多了“手把手传艺”的温暖。
“不藏私密,详细讲解”,这不仅是培训的承诺,更是中医人“薪火相传”的初心。没有保留的分享,让浮针的技艺不再是少数人的“绝技”,而是能惠及更多医者、进而帮助更多患者的实用疗法。夕阳透过窗户洒进会议室时,不少人仍在交流实操心得,指尖比划着进针的角度,眼底闪烁着收获的光芒。
这场铜山区中医院组织的浮针公益培训,或许只是中医传承路上的一小步,却像一粒种子,落在了彭城医者的心中。它让“弘扬中医文化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通过浮针技术,化作了能缓解患者疼痛的实际力量。当参会者带着所学离去,我们仿佛能预见,未来会有更多患者因这门技术摆脱病痛,而中医浮针的光芒,也将在这样的传承中,愈发璀璨。(供稿:宗淑华 杜发云)